請說

請說


不好意思,我剛剛沒聽清楚。

不好意思,我剛剛沒聽清楚。

慶農曆新年初一玩到十五 香港新春習俗你要知

「恭賀新禧」是新春常見祝福語,有祈願新一年幸福、吉祥之意。

農曆新年(春節)是香港最受重視的傳統節日之一,本地人趁著假期與親友歡聚,送舊迎新。農曆新年節慶在年初一到來前就已經開始,至正月十五結束。伴隨著悠久歷史,香港發展出不少農曆新年禮儀習俗,像拜年、派利市(紅包)、互道祝福等,還有獨特的飲食和寺廟文化,民間各處也會舉辦不同的活動。為你介紹一系列可感受春節氣氛的活動。

年近歲晚:逛花市行大運

香港的年宵花市一般於農曆年初一的7日前開始,持續1週至初一凌晨。花巿一般分濕貨及乾貨兩區,濕貨區售賣各種寓意吉祥的年花、桔子等,乾貨區則售賣各種過年精品,另設有小食檔。感受熱鬧氣氛的同時,也有機會品嚐香港道地美食。年宵花市散落香港各區,最具代表性的要數維多利亞公園年宵市場,場內攤位超過100個,不少本地人也會專程到維園年宵市場一遊。

年花的種類
年花的種類

年花是指農曆新年期間用作裝飾家居的植物,通常都有特別含意,例如寓意招來財富和運氣的「富貴竹」、牡丹和銀柳等,象徵品格高潔的劍蘭和水仙花。最受歡迎的則是桃花,不少商場都會在新春期間擺放桃花作裝飾。

據說新春在桃花樹下順時針走3個圈,該年便會大走「桃花運」。若有桃花落在身上,更代表會找到好歸宿。情人一起繞著桃花走一圈,感情會更堅固。「桃花運」不止指姻緣,還有助增強人緣,招來貴人,並免小人纏身。

年三十晚:黃大仙祠搶頭炷香

搶頭炷香是中國民間迎接新春的傳統活動,民眾相信新年的「第一爐香」功德最大,保佑平安順遂的功效也更大,逐漸就演變成爭上「頭香」,以示虔誠。香港以黃大仙祠的頭炷香活動最受歡迎,有善信甚至會悉心打扮參與。

當賀年食品,要有什麼「資格」?
當賀年食品,要有什麼「資格」?

很多傳統食品之所以能躋身「賀年食品」之列,皆因有寓意吉祥的名字或性質。像年糕、蘿蔔糕這類糕品,因「糕」與「高」同音,便被寄寓步步高陞;「桔」與「吉」諧音,寓意「大吉大利」;攢盒(俗稱全盒)中的甜食如糖冬瓜、糖蓮子等,則代表來年「甜甜蜜蜜」。了解更多新春佳節必吃的好意頭美食

年初二:車公誕轉風車求轉運

車公相傳是宋朝大元帥,南宋末年隨宋帝昺南下香港,並駐守西貢。又有傳說明朝年間沙田曾爆發瘟疫,村民抬車公神牌於區內巡遊,瘟疫竟奇蹟般消除,村民於是為車公立廟。沙田車公廟坐落於大圍,年初二是車公誕,不少信眾當日會到廟中參拜,求籤祈福的同時也會轉風車轉運,亦有人買風車,寓意將好運帶回家。

為何車公廟年初三香火更鼎盛?
為何車公廟年初三香火更鼎盛?

年初二是車公誕,但大部分善信都會選擇於年初三找車公轉運。這全因傳統上,年初三被稱作「赤口日」,易起爭執,忌拜年傷和氣,不能入屋見人,不如入廟拜神。中國人愛講「意頭」,要避過「陷阱」,就要了解更多新春宜忌

年初三:農曆新年賽馬日

大年初三「農曆新年賽馬日」是香港最受歡迎的賽馬活動之一,除了賽道上的精采賽事,大眾亦會到沙田馬場行大運、轉風車、接財神、沾旺氣,祈求新一年財星高照。

公眾假期完結,市面何時復常?
公眾假期完結,市面何時復常?

農曆新年期間,不少商戶會休息過節,年初一至年初三屬公眾假期,而按傳統習俗,「啟市」該留待初五,因此不少商戶會到初五方重新營業。不過,也有不少商戶會選擇「年中無休」,農曆新年時候訪港也不需擔心,市區依舊熱鬧,充滿濃厚新年氣氛。

年初一至正月十五:林村許願樹拋寶牒

逢年過節,很多本地人會到新界大埔林村的許願樹前參拜許願,並將寶牒拋上許願樹。許願要先把願望寫在寶牒上,並繫上重物,誠心參拜後將它拋到樹上,如寶牒能掛在樹上不跌落下來,就代表願望可成真。現在為了保護過百歲的許願樹,以仿真樹取代真樹,而早年以石頭繫上寶牒,近年則已改用橙子。

初七「人日」方可拆利市?
初七「人日」方可拆利市?

農曆新年多禁忌,但大部分到初五就會解除,但就不適用於拆利市。「拆利市日」有兩種說法:一說是初七「人日」(眾人生日),也有一說指要等到正月十五才拆,方會「聚財」。

正月十五:各區元宵綵燈會

來到正月十五元宵節,已是農曆新年節慶的尾聲,也是新年第一個月圓之夜,按傳統一家人會聚在一起吃元宵,寓意團團圓圓。賞花燈也是元宵節的傳統,香港政府會在各區舉辦綵燈會,吃過湯圓後不妨到會場賞燈及猜猜燈謎,也可感受一下「中國情人節」的浪漫氣氛。


更多推薦

{{post.type}}

{{post.title}}

{{post.date}}

本服务使用cookies及其他工具帮助区分您与本服务的其他用户。这有助于改善本服务,并为您提供更佳的体验。当您继续使用本服务(或其任何部分)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在您的电脑上放置cookies。按此了解更多有关cookies的详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