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在70年代,香港玩具製作及出口居世界龍頭地位。因此,我們在香港能夠接觸到許多不同類型的玩具。」說起玩具,Michael Lau(劉健文)侃侃而談:「到了80、90年代,街頭文化在全球迅速蔓延,朋友間掀起了一股滑板、塗鴉及嬉哈風潮。1999年,我的第一個玩偶系列──『Gardener』誕生,將99個12吋舊版『特種部隊』動作玩偶結合街頭文化,創作意念正是源自身邊的朋友。」
香港「潮流玩具教父」Michael Lau暢談藝術對香港的影響。
Michael Lau憑藉「Gardener」一炮而紅,至今仍然是玩偶界的領軍人物。他的創作靈感可以來自香港任何地方,其中有「玩具街」之稱的灣仔 太原街
{{title}} 地址 {{address}} 網址 {{website}} 更多資訊 ,多間玩具店的櫥窗都展示了各式各樣的超寫實動作玩偶,經常為他帶來新的靈感。此外,深水埗 鴨寮街
{{title}} 地址 {{address}} 網址 {{website}} 更多資訊 也是他常逛的地方。他表示:「(鴨寮街)有很多看似沒用的雜物,都有可能成為我日後的作品一部分。」
近幾十年來,科技發展或令人際關係變得疏離。然而,Michael Lau卻從玩具中感受到一股凝聚人心的力量:「我覺得很好玩的是,像玩具之類的東西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,產生一種微妙的聯繫,令彼此聚首一堂,分享各自的觀點以及生活體驗。」他也認為,玩具就如朋友一樣,不單令人免於孤單,還可以成為心靈支柱。
「所有藝術品都是玩具,所有玩具都是藝術品。」這是Michael Lau一直秉持的創作哲學。為了推廣自己的意念,他回歸創作初心:「近年,我覺得自己好像回歸基本一樣,回到以往繪畫和雕塑的創作。更多去思考如何透過我的藝術品,讓別人了解我的創作理念。」
現時,藝術展和畫廊在香港比比皆是,展出本地和外國藝術家的代表作。「這幾年香港的藝術界轉變了很多。巴塞爾藝術展更是翻開了香港藝術發展的新一頁。」隨著全球藝術界蓬勃發展,Michael Lau亦樂見香港藝術界百花齊放。他表示:「無論是傳統、當代,還是街頭藝術,(香港)都應有盡有。任何年紀、背景的收藏家都不愁沒有選擇。」
有別於其他藝術家,Michael Lau沒有四處漂流或旅居外地。對於選擇留守自己土生土長的城市,他解釋道:「我喜歡香港的理由之一,是你難以定義香港的魅力,就像藝術裡的三原色,只是三種顏色卻可以製作出無限的可能性,香港對我來說也是一樣,充滿可能性。」
本文所述資料會不時更新,恕不另行預告。如有任何疑問,請向有關方面查詢。
香港旅遊發展局對本文所述資料,包括商店、餐館、貨品及服務等概不負責,並對此等資料,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,包括其商業適用性、準確性、足夠性及可靠性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