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少數動畫家之一江康泉(江記),由2017年開始籌拍科技動畫長片《離騷幻覺》,不但動員本地不同界別的創作人參與,更以眾籌方式籌措經費,在創作和製作上都結集了群眾智慧和力量。江記的藝文推薦也是創意澎湃,而且充滿人情味。從他獨特的視角看香港街區,各式各樣的人與事,交織出意想不到的流動風景。
相片提供:離騷幻覺
江記曾在多個不同地區工作、生活。小時候在大埔長大,在香港中文大學畢業後,曾與藝術家友好在火炭合租工作室,之後又先後進駐灣仔和牛頭角。刻下與友人合租的工作室,則位於九龍灣工廠大廈內。
足迹遍及港九新界,令江記歸納出香港街區不同的觀察和生活體驗。大約十年前,他與太太遷入旺角太子一帶,更令他深刻感受到香港的本色。「這區除了方便,就是旺中帶靜。」他形容,一條太子道西將熱鬧和安靜分隔開,「想散步可以到九龍塘 又一城
{{title}} 地址 {{address}} 網址 {{website}} 更多資訊 ,或到深水埗 嘉頓山
{{title}} 地址 {{address}} 網址 {{website}} 更多資訊 那邊。雖說香港是石屎森林,但大部分地方都有山,生活上很方便但又接近大自然,這就是香港的特色。」
在熱鬧興旺的街區,即使是一條行人天橋,都能體現出香港人運用空間的智慧。江記每天都會經過旺角洗衣街行人天橋,與兩邊民居幾乎是觸手可及的距離。這裡不但是這座高密度城巿的縮影,不同人在天橋上下如何活用空間,在他眼中更是一幅香港獨有的景觀:「在外國,教堂外的廣場是人們聚集的公共空間。但在本地類似的空間很少,最接近的是商場和行人天橋。這些地方有著很大的包容性,可以看到香港人怎樣在土地有限的情況下運用空間。天橋是香港很有生命力的地方。」
在江記眼中,灣仔與旺角同樣充滿生活感。他的工作室曾位於灣仔與銅鑼灣之間的富德樓。這幢商住兩用的樓宇,自2003年起便以低於市價租給藝文工作者或團體使用。在那裡待了十年之久的他,看著不少本地創作人和藝文空間萌芽和成長。當中的艺鵠書店至今仍是他眼中最好的本地藝文空間之一,不但經常展示獨立出版的畫冊或小誌,多年來也保持著一份即興,讓讀者每每找到驚喜。另外,他推薦位於香港仔的安全口畫廊,畫廊常年推廣本地藝術家的創作,讓觀眾看到他們的多元面貌。
在高度商業化的城市裡,藝術文化要在夾縫中尋找空間,殊不簡單,所以每有新的空間出現,江記也特別關注,例如數月前在觀塘開幕的實體漫畫書店紙本分格。
「除了出售漫畫書,紙本分格也參與了很多推廣漫畫文化的活動。負責人近年更嘗試用不同方法出版漫畫,又與外地漫畫組織交流等,擴闊我們的眼界。」江記認為,書店是文化交流的場所,而近年流行的形式則是書店結合咖啡店。位於深水埗,結合書店、藝術展覽和咖啡館的 Parallel Space
{{title}} 地址 {{address}} 網址 {{website}} 更多資訊 ,便是箇中好例子。
深水埗 大南街
{{title}} 地址 {{address}} 網址 {{website}} 更多資訊 近年成為文青熱點,但江記不忘說,在大南街熱鬧起來之前,深水埗已擁有深厚文化。福利模型匯聚了不少喜歡漫畫和玩具文化的人,店內的氛圍更令江記興趣盎然。「一家小店怎樣擺放東西,就是它的性格所在,內裡有很多細節,例如貼紙或小配件可堪玩味。雖然來的人以宅男為主,但人們不斷在流轉。」
人群流轉的風景,也反映出各區獨有的氣息。有別於現在流行的文青或設計風,位於牛頭角大業街街角的咖啡小店29 Coffee,以及附近售賣泡麵和便當等平民美食的小店,顧客主要來自周邊的上班族。「它的櫃台很小,但(店家)很用心沖煮咖啡,又會與客人交流,是典型的小店模式。雖然與旁邊的氛圍看似格格不入,卻有很強的生活感。每天也有人為它而來,跟從前的小賣部(港式士多)其實沒有兩樣。」江記喜歡的正是當中的道地情懷。
在同一條街上,也有他最喜歡的街頭塗鴉。看似其貌不揚的牆壁,卻曾經是著名創作單位Start from Zero及Graphicairlines等留下作品的地方。徘徊在城市邊緣的塗鴉,這邊廂出現,那邊廂便被抺去,江記經常會將有趣的畫作拍下來,同時被當中千變萬化的創意所吸引。「只要看到塗鴉,你便會知道那裡是一個有生命力的地方。」
與牛頭角毗鄰的觀塘,近年正在大規模重建。面對新事物的出現,有時反而讓人勾起昔時的回憶。在新舊交替的觀塘,江記推薦人煙較少的觀塘碼頭。他形容這裡有點像平行時空的奇異空間,「碼頭雖然有點破舊,但景觀卻很像我小時候的香港:人不多,不必事事都修葺得光鮮漂亮。在這裡也可以搭一程渡輪,慢慢前往北角。」
數月前在西營盤揭幕的高先電影院,也讓江記憶起兒時情景。小巧的電影院位於吉席街電車路旁,附近是人來人往的街道,讓江記想起自己年少時,在大埔墟或上水粉嶺那些舊戲院內觀看經典港產片的時光,「雖然街道景觀會消失,但不同時間、不同的人和活動生生不息,你永遠不會知道旁邊會出現什麼,所以有份真實感。」
身為創作人,江記經常被問到怎樣激發靈感,他說:「要像海綿一樣去吸收,但重點不是住在哪裡,而是怎樣去維持這個狀態。」遊走於香港不同地區,去生活,去感受,也許就是他保持「海綿般狀態」的方式之一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