請說

請說


不好意思,我剛剛沒聽清楚。

不好意思,我剛剛沒聽清楚。

香港最新米芝蓮星級餐廳指南

Localiiz
  • 內文由 Localiiz 提供
大班樓的招牌菜「雞油花雕蒸大花蟹」

香港一直力求精湛飲食體驗,今年亦不負眾望,為閃閃生輝的餐飲業再添新星。多達77家香港星級餐廳榮登2023年度《米芝蓮指南》,其中12家更是首次金榜題名或榮獲星級晉升。今年的新星餐廳大多主打中華和日本料理,粵菜越見精緻,而高級香港菜和創新日本廚師發辦(Omakase)餐館則保持一貫高超水準,終贏得米芝蓮的青睞。

米芝蓮綠星旨在肯定餐廳對可持續飲食(sustainable dining)的貢獻,今年香港有一家餐廳獲選。必比登推介(Bib Gourmand)則為物美價廉的餐館而設,其餐單必須以親民的價格提供前菜、主菜、甜品3種餐點,且食材必須優質,今年共68家香港餐館榮獲此殊榮。想緊貼美食潮流,一嚐本地米芝蓮王牌餐廳的美食,就不要錯過下文內容!

米芝蓮一星

Estro(意大利菜)

主廚Antimo Maria Merone將美食夢帶來香港,與本地餐飲公司佳民集團(JIA Group)聯手開辦首家餐廳Estro,主打拿坡里料理。Estro以自家製意粉見稱,兩款晚餐盛宴分別提供豐富的六道與八道菜,更不乏各式海鮮餐點,將這個沿海國家的極致滋味帶到賓客的舌尖上。美酒方面,選擇同樣五花八門,餐廳收藏有超過1000個品牌的匠心之作,保證能為客人精選完美的配酒。Estro的裝潢以和暖的茶色調為主,配上點點藍綠,襯托出既舒適又時尚的用餐環境。

Godenya(日本菜)

不一樣的體驗始於別樹一格的Godenya。Godenya是一家清酒配搭餐廳,對味覺的重視不僅體現於食材的採購和烹調,更延伸至清酒的選材和享用方式。主廚五嶋慎也(Shinya Goshima)是餐廳的掌陀人,堅持選用日本直送的時令食材製作「割烹」(kappo)料理,專注精工細作出一款廚師發辦菜單。Godenya一席難求,如果想親嚐日本主廚的精湛手藝,就務必儘早計劃,最好提前幾個月訂座。

凜割烹(日本菜)

只有僅僅8個座位的凜割烹大有來頭,由港日高級壽司店聯手成立,分別是東京的吉武壽司與本港的志魂。凜割烹的廚師發辦料理精緻、新鮮、獨特,不論生食熟食,均選用季節限定的鮮味食材,盡顯日本農產水產的原始優質風味,保證賓客能大飽口福。

長本(日本菜)

大廚長本輝彥(Teruhiko Nagamoto)可謂精品餐廳的經驗老手,曾任職大阪過江龍餐廳柏屋的主廚,專事懷石料理(kaiseki)。後來餐廳不幸倒閉,不少忠實食客紛紛表示惋惜,有見及此,長本再接再厲,開辦同名餐廳,以「旬」料理重新接待大眾,積極搜羅鮮味食材入饌,全程均由廚師發辦。長本餐廳致力於確保賓客能享用最鮮美的餐點,且每次用餐體驗皆獨一無二。另外,餐廳只設吧檯座位,確保食客與主廚近距離接觸,足見長本餐廳的心思所在。

Neighborhood只供應應季菜式。

Neighborhood(時尚歐陸菜)

Neighborhood由美國學廚歸來的本地大廚黎子安親手打理,低調簡約,位處清淨隱蔽的小巷,餐點選擇也較為集中。Neighborhood的餐單會定期更換,只有應季的菜式才有幸登場,尤以海鮮為主角。享用海鮮盛宴之餘,也不忘一試該店名物「羊肚菌鹽焗雞飯」,充實餐飲體驗。

Noi(時尚意大利菜)

Noi座落於香港四季酒店(Four Seasons Hotel),環境優雅,是著名設計公司AB Concept的巧手之作。餐廳主打意日風味及食材,提供多款菜式,以廚師發辦形式呈現賓客眼前。除了食材精緻外,主廚Paulo Airaudo在餐飲界亦聲名顯赫,曾出任西班牙聖塞巴斯提安米芝蓮食府Amelia的大廚。Noi致力於營造熱情又不失高貴的饗宴體驗,可謂色香味俱全,其中海鮮菜的選擇尤為豐富,以意大利韃靼方式(crudo di pesce)料理。

大班樓(粵菜)

大班樓經歷搬遷翻新,以嶄新面貌重新開幕,致力於為賓客送上經典美饌,同時秉承一貫高水平與對細節的追求。大班樓的精品體驗由自家管理的農場開始,堅持採用本地農產家畜烹調菜式,而這種崇尚自然的理念也延伸到設計上,高雅時尚的裝潢裡偶有嫩綠點綴。有機會造訪的話,當店招牌「雞油花雕蒸大花蟹」一定不可錯過。

廚魔名人坊(粵菜)

想體驗創新高級粵菜,廚魔名人坊就再適合不過。這家粵菜館由人稱「廚魔」的梁經倫和鄭錦富創立,鄭錦富更曾是米芝蓮二星餐廳名人坊高級粵菜的創辦人。兩位主廚善用創意頭腦和對傳統風味的精闢了解,攜手設計了餐館的創意菜品,成品包括「魔幻脆皮大腸」(豬大腸內含黑松露和墨魚)以及「燕窩釀鳳翼」。

由米芝蓮二星晉升米芝蓮三星

旅打破常規,以法式烹調手法料理日本食材。

旅(創新法日菜)

新晉三星餐廳位於石板街酒店(The Pottinger Hotel),以「純粹、簡約、時令」為依歸,致力於用料理呈現時令食材最優質的一面。主廚佐藤秀明巧妙糅合日法料理的精髓,以法式烹調手法帶出日本食材最天然純正的風味。

由米芝蓮一星晉升米芝蓮二星

廚魔以創新港式料理聞名。

廚魔(創新粵菜)

繼2022年遷到中環新址後,廚魔再次入選《米芝蓮指南》,足見主廚兼老闆梁經倫經營有方。廚魔為想嘗試創新港式料理的客人打開大門,值得留意的是,品鑒菜單更受到知名藝術品和藝術家啟發而命名,包括受到已故藝術家安迪·華荷(Andy Warhol)啟發的「安迪的罐頭湯」(Soup by Andy),以及「維納斯的誕生」(The Birth of Venus)。

麗晶軒(粵菜)

隨着香港麗晶酒店(Regent Hong Kong)重新入址,欣圖軒再次以麗晶軒之名面向大眾。這家歷史悠久的食府貫徹始終,主打經典廣東菜,更保留了不少廣受歡迎的菜式。雙主廚劉耀輝和鄭民生合作無間,炮製出一道又一道拿手美饌,包括「香烤片皮鴨」、「玫瑰荷香富貴雞」和「金陵脆皮乳豬」。佳餚過後,不妨一試餐館引以為傲的特級茗茶系列,邊歎茶邊欣賞維港迷人景色。

潤(粵菜)

瑞吉酒店(St Regis hotel)餐館今年再添一星,獲選為米芝蓮二星餐館。主廚洪志光憑多年廚藝經驗,將地道香港菜式轉化為創新佳品,得意之作包括「錦繡球黑椒和牛酥」和「蜜餞西班牙黑豚肉叉燒配果醋麻香海蜇頭」,令人眼前一亮。更甚者,潤提供素菜和無麩質套餐,確保有不同需要的客人都能享受極致風味。

米芝蓮綠星

摩獲頒米芝蓮綠星,對可持續飲食的貢獻有目共睹。

摩(創新中法菜)

經過團隊的精心演繹,看似平平無奇的黃豆都能發光發亮,成為餐單的核心。這家中西合璧的餐館由主廚劉韻棋掌陀,她同時創辦並主理米芝蓮二星食府Tate Dining Room。摩堅持採用本地可持續紅肉、蔬菜和海鮮,以此突顯黃豆的風味質感,與多種食材皆能配搭出絕佳菜餚。

必比登推介

魚事者(北角)的招牌魚麵

魚事者(北角)(多國菜)

嗜魚嗜海鮮人士一定要拜訪魚事者,在色彩斑斕的空間展開一場視覺與味覺的冒險,探索傳統街頭美食的無限可能。繽紛的菜單以小食和魚麵為中心,包括海鮮粉麵以及蘸醬系列的「手工魚皮」、「炸魚無薯條」等等,適合想以輕食果腹的食客。

西關老祖呈上西關正宗和創新小食。

西關老袓(中菜)

主打外賣的小店西關老袓絕對不容小覷。看似不起眼的門面背後蘊藏了廣東西關美饌的靈魂,正宗創新小食應有盡有,口感非凡。手握熱騰騰的「西關瀨粉」和「炸黑毛豬肉粽」,在渡船角街道盡情進食,正是享用西關老袓名物之道。

Saya滿載復古和熱帶氣息,即時帶你穿越到泰國。

Saya(泰國菜)

想念泰國嗎?Saya即時為你止癮,除了提供泰國東北依善傳統佳餚,裝潢也同樣極具巧思,滿載復古和熱帶氣息。Saya以價格實惠的午餐著稱,必點的招牌菜包括「粉絲蝦煲」和「蟹肉奄列」。

船記確保食客能享用最純正的粵菜。

船記(粵菜)

船記可謂純正粵菜的代表,以宴會方式招待賓客。主廚坐擁超過40年製作燒味的經驗,必食菜「和哥叉燒」(蜜汁叉燒)保證不會令人失望。餐廳點心即點即製,由擁有30年經驗的師傅親自操刀,絕對值得一試。

兩姊妹涼皮有限公司(太子)以透心涼的涼皮見稱。

兩姊妹涼皮有限公司(太子)(中菜)

想找務實低價的川式小食的話,兩姊妹涼皮有限公司可謂不二之選。簡約小店提供透心涼的涼皮,有助客人消暑,還能蘸上各式正宗醬汁和配料,佐以花生、綠豆、芫荽和青瓜享用,口感豐富多變。食店的甜品同樣膾炙人口,「黑糖五彩冰粉」不容錯過。

一家的菜單主打上海四川家常菜。

一家(滬菜、川菜)

一家洋溢復古風情,活潑繽紛,食客彷彿置身舊時代。這家溫馨小型餐廳以「家」為本,主打上海四川家常菜,午市和飯麵套餐也特別經濟親民。「糖醋小排骨」、蟹粉天下系列和鍋貼均是該店大熱之選。

按此瀏覽2023年度香港米芝蓮指南完整名單。

本文所述資料會不時更新,恕不另行預告。如有任何疑問,請向有關方面查詢。

香港旅遊發展局對本文所述資料,包括商店、餐館、貨品及服務等概不負責,並對此等資料,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,包括其商業適用性、準確性、足夠性及可靠性等。


更多推薦

{{post.type}}

{{post.title}}

{{post.date}}

本服务使用cookies及其他工具帮助区分您与本服务的其他用户。这有助于改善本服务,并为您提供更佳的体验。当您继续使用本服务(或其任何部分)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在您的电脑上放置cookies。按此了解更多有关cookies的详情。